【行业资讯】一周人力资源要闻回顾6.8-6.14

2020-06-14 673


●  平湖:第三届创业创新大赛开启

●  平湖:打造“超强磁场”集聚各方英才

●  上海:推出26条举措稳就业

●  青岛:千帆竞发 不留孤岛

●  西宁:拓宽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


平湖:第三届创业创新大赛开启

6月9日,第三届“才聚金平湖·引领新崛起”创业创新大赛启动仪式暨上海推介会在沪举行,平湖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钱勇彪,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姚田宝,市政协副主席唐华荣,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社保局局长林国平,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专职副主任朱磊出席。来自上海的100多位高层次人才及市有关部门平台负责人参加推介会。
钱勇彪在致辞中指出,平湖是一片产业发展的高地、创业创新的宝地、宜居宜业的福地。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平湖的地理位置优势日益凸显,平湖已经站在了新一轮发展的风口,平台广阔、潜力无穷。

通过举行此次活动,让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平湖、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平湖引才爱才的真情实意、更加坚定来平湖创业创新的信心和决心。

本届大赛共设置公告发布、线上推广、网上报名、资格审查、初赛、复赛、总决赛七个环节,拟在上海、南京、合肥、深圳四地开展线下推介,并将于8月下旬在平湖召开总决赛,评选出创业类和创新类奖项。

创业类奖项11个

聚焦领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5G应用、生物技术。
设特等奖1个(创业资助500万)、一等奖2个(创业资助300万)、二等奖3个(创业资助200万)、三等奖5个左右(创业资助100万),并享受平湖领军创业类的其他政策。
创新类奖项6个 
聚焦领域:人工智能、电子信息、5G应用、节能环保、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技术。
设优胜奖6个,最后与企业签订正式协议的按引进人才年薪的70%给予企业引才薪酬补助,每年最高补助30万元,补助时间最长3年。
自2018年以来,平湖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两届“才聚金平湖·引领新崛起”创业创新大赛。前两届大赛共征集参赛项目552个,已有20多个项目完成注册落户,涉及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5G芯片等平湖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其中6家企业入围嘉兴领军人才企业。


平湖:打造“超强磁场”集聚各方英才

近日,浙江平湖市首个人才服务综合体“平湖人才之家”建成启用,而就在此前几天,张江长三角科技城人才创新园揭牌,为平湖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强有力的支撑。截至目前,该市已累计引育省级以上高端人才80多名。
用好人才磁力
用26封邮件,引进了一位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权威专家,实现了平湖顶尖人才引进零的突破,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纳狮新材料有限公司。

该企业素来注重人才引育,员工中有四分之一是研发人员。2019年,在企业遇到瓶颈急需技术升级时,董事长袁安素多方打听,以才引才,与一位顶尖专家取得联系,通过一封又一封的邮件沟通,成功帮助企业在氧化物纳米复合涂层技术上实现技术革新。

为改变以往引才育才“政府热、企业冷”的现象,该市实施以才引才、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等举措。去年,中意直升机等项目落户平湖,集聚一批高端人才来平湖发展,与此同时,多个相关高端人才项目主动对接,希望在其周边落户。
建好双创平台

位于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智创园是一个以人才创业、科技创新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平台,预计今年下半年交付使用。开建之初,智创园项目就按照创意研发、孵化加速、智能制造、城市客厅等多功能定位,将园区内的18栋单体建筑进行了分类打造。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人才创新园立足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同时围绕平湖高质量发展,尤其是数字经济发展方向,引进、培养、孵化一批高成长性人才项目。
“人才飞地是平湖人才平台建设的一大特色,通过飞地建设,推动优质人才项目域外孵化、平湖落地。”平湖市委人才办负责人说。该市已在上海虹桥商务核心区、深圳南山区等地建成“人才飞地”。
办好关键小事
该市首张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获得者谈明伟博士难以忘记,平湖市人才服务部门全力解开“死结”,帮他办证的事。
尼得科艾莱希斯(浙江)有限公司高层次人才谈明伟,此前在出国留学期间误将户籍注销,导致归国后没有户籍,不能办理引进人才居住证,这给他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为此,平湖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与市公安局多次沟通协商解决办法,去年1月28日,谈明伟终于拿到了居住证,困扰谈明伟多年的户口问题也得到解决。
最是小事暖人心。平湖市从人才最关心的关键小事抓起,不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近年来,该市高标准建设人才公寓,出台社保返还、住房补贴、创业贷款等制度,用心解决人才和用人单位在落户、社保、住房和子女入学等方面的问题,事无巨细服务人才需求,营造了浓厚的尊才爱才氛围。

上海:推出26条举措稳就业

根据国家对稳就业工作的总体规划,上海紧扣“六稳”“六保”目标,以“稳就业”为总体目标,以“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为主要脉络,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促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共分为七部分26条。
国家文件所明确的一系列稳就业新思路、新政策,在《实施意见》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融入了更多“上海特点”:比如,发挥上海金融优势,进一步强化对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推进“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建设,拓展就业新空间;紧密结合促进就业和延揽人才,加大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支持力度等。
《实施意见》坚持问题导向,兼顾短期纾解矛盾与中长期保障需求。在短期纾解矛盾方面,通过各类阶段性补贴政策,帮助企业和重点就业群体渡过难关,包括延长困难企业职工在岗培训补贴期限、给予用人单位吸纳重点群体一次性补贴、延长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期限等;在中长期保障需求方面,集中体现稳就业工作的最新精神,如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新政策、对个体工商户的一揽子扶持政策、降低制度性成本稳定外贸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系列措施等。
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岚表示,目前上海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未出现规模性裁员和失业现象,整体就业人数逐步回升,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也保持总体稳定。但各项不利因素仍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影响就业形势,亟须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稳就业政策举措为企业减轻负担、为市场注入活力、为劳动者提振信心。
在机制完善方面,提出完善民营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建立信用乡村、信用园区、创业孵化示范载体推荐机制,引导平台企业与从业人员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健全多方参与的就业形势研判机制等。
据介绍,截至5月底,上海整体就业人数超过1015万,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户籍劳动力就业占比稳定在80%以上较高水平,登记失业人数16.59万,控制在较低水平。


青岛:千帆竞发 不留孤岛

近年来,青岛市以专家服务基地(工作站)为依托,积极组织专家人才深入基层一线和贫困地区,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截至目前,全市建有国家级和省级专家服务基地3家,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3家,市级专家服务基地60家,已设立市级专家工作站1022家,共有2000多名专家入站开展项目研究;累计邀请300多名专家人才进岛、下村开展服务,解决基层在海洋、科技、教育、农业、医疗卫生等领域的诸多难题,持续为基层发展和西部地区脱贫攻坚增加动力。
从科研院所到田间地头
技术下乡助扶贫
青岛农业大学的姜卓俊教授是远近闻名的“草莓教授”。2015年10月,青岛市人社局组织“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导航青岛”系列活动,作为草莓种植专家,姜卓俊教授来到黄岛区大场镇的南辛庄村。
一下车,姜卓俊教授就钻进草莓大棚现场查看,询问种植情况,向村民详细讲解草莓种植技术,就草莓苗病虫害问题进行分析,草莓大棚一下子成了村民和专家教授互动交流的生动课堂。随后,姜卓俊教授又为100多名草莓种植专业户进行了专项培训。“专家就是专家!”村民赵绪华说,种了这么多年的草莓,现在才知道为啥草莓叶子会发黑、草莓垄宽度标准是多少、草莓的睡眠期是怎么回事。
有了高水平专家的手把手教学,村里面也涌现出了一批“草莓种植能手”,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和增收。“一颗草莓富全村”,草莓产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南辛庄村成功脱贫。
从三甲医院到乡村诊所
健康义诊防返贫
田横岛,一座常住居民只有1000多人的海岛,岛上居民大多以捕鱼为生,进出岛屿只能通过船舶,医疗条件较差,居民平时生病只能去岛上的卫生室。
去年,青岛市人社局筹划“高层次专家健康扶贫行——进岛义诊送健康”活动,组织来自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大齐鲁医院等的12名医疗专家到田横岛开展义务诊疗。为了更细致地为岛上居民诊疗眼部疾病,青岛眼科医院还专门运来了3台检查设备。
专家们耐心细致地给居民查病情、做诊断,期间还向居民发放健康宣传材料,普及公共卫生知识。此次义诊活动,共为岛上居民义诊200余人次,免费发放药品2000余元。针对病情较重人员,还逐一留下联系方式,以便进一步检查和跟踪病情。
自2018年起,青岛市人社局多次组织开展“高层次专家健康扶贫行”系列活动,深入乡村、海岛和社区,做好疾病预防和诊疗工作,有效减少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发生。
从黄海之滨到陇黔大地
东西协作共脱贫
2018年9月,青岛市人社局组织教育、卫生、科技、农业等领域的22名专家赴甘肃陇南市开展东西协作——青岛·陇南高层次专家座谈会,拉开了青岛市高层次专家扶贫陇南的序幕。参加活动的既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又有行业领域学术技术带头人,他们将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新做法带到陇南,帮助解决难题、培养人才、培植产业、转化科研成果。随后不久,又邀请陇南专家来青岛现场观摩,依托青岛市科研平台,建立了更深更远的长效合作机制。
与此同时,青岛市和贵州安顺市的扶贫协作也进入了新的篇章。自2013年起,两地密切交流,合作共进,不断拓宽扶贫协作人才支援的广度和深度。去年,青岛市又有6名农业养殖专家赴安顺市紫云县、镇宁县等地,对蜜蜂、鲟鱼、牛、黑山羊等养殖产业提供技术培训、指导帮扶。
不久前,“青岛专家走进贵州安顺精准扶贫活动”入选国家2020年专家服务脱贫攻坚工作项目,全市多个领域的专家将分批赴安顺市开展支教、科技扶贫、金融扶贫,并设立青岛安顺农牧业特色专家工作站、心脑血管疾病专家工作站,开展专家带徒等精准扶贫活动,助力长效脱贫致富。


西宁:拓宽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

为促进贫困人口稳步脱贫,青海省西宁市人社局全方位挖掘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多方面拓宽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巩固、增强就业扶贫成果。
该市依托村级就业服务联络员,建立农民工“点对点”服务保障机制,精准收集农村劳动力返岗复工人数、时间等信息,加强输出输入地对接、运输对接、健康检测对接,畅通复工服务通道,推动农村劳动力有组织、成规模、分批次有序返岗。1-4月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数为10.8万人次。
逐一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摸底调查。印发《关于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状况和就业意愿调查的通知》,对全市1.8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状况开展全面调查,明确掌握已就业贫困劳动力的就业状况;精准掌握未就业贫困劳动力文化技能、岗位要求、意向输出地等基础数据;同时对“金保工程”信息系统和“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中的贫困劳动力数据逐人逐条进行核实,修改完善系统中贫困劳动力就业状态、就业形式等信息,实行动态管理。
精准对接贫困劳动力岗位需求。印发《关于加强线上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充分发挥人社部门职能优势,深入辖区重点企业收集岗位信息,筛选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岗位,通过“青海人才网”等线上线下平台,多渠道精准推送岗位信息,确保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每户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
全面强化贫困劳动力兜底安置。在保持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总数不变的情况下,重点安置异地搬迁贫困群众和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劳动力;积极协调林业等部门,促进贫困劳动力和搬迁群众在森林防护、草原生态管护等行业公益性岗位上就业,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机制,通过“三精准”服务,即精准调查明需求、精准对接保出行、精准服务稳就业,帮助贫困劳动力到南京务工就业。